高分子系导师招生信息表-20230112更新
01-12
23
12-30
22
一、组织机构(一)成立学系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系博士研究生招生和录取工作,负责选聘并任命本系博士研究生招生委员会主任及成员,负责监督检查本系博士生招生实施情况并受理学生申诉。组长:李寒莹、楼仁功副组长:毛峥伟、廉洁组员:黄小军、吴刚、金桥申诉受理人:廉老师;申诉联系方式:0012346@zju.edu.cn,0571-87951308咨询受理人:王老师;咨询联系方式:ynwang@zju.edu.cn,0571-87953142(二)设置博士研究生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由五名及以上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导师组成。委员会实行集体负责制,其职责为:根据学科特点制定申请人材料初审办法、复试(含笔试、面试)考核办法;组织材料评审,确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组织复试考核,根据复试考核办法提出拟录取考生建议名单。 二、材料审核学系成立材料审核小组,根据申请人递交的材料,对申请人的外语水平、学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评定初审成绩。学系博士招生委员会根据材料审核小组给出的初审得分按一定比例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综合考核名单将在学系网站公示。 三、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对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包含专业基础知识、创新能力、科研潜力、学术志趣、科学素养等)考核以及体格检查等。(一)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一般采取“函调”或“派人外调”的方式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不予录取。(二)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考核博士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可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和相应的人才选拔标准组织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考核,通过面试等考核形式对考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学科知识运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对本学科前沿领域掌握程度等进行综合考查。 (三)体检拟录取考生须在浙江大学校医院,或经允许在其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不予录取。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规定执行。 四、录取院系根据申请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结果、学术水平综合考核成绩和体检结果等,在2023年招生计划内按照“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报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公示。非定向培养博士生在调档审查合格后,发放录取通知书;定向培养博士生在完成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后,发放录取通知书,申请者与定向单位之间由合同产生的各类责任关系,由申请者本人与单位协商处理,与我校无关。所有申请者的录取资格只在2023年有效,不保留入学资格。各类专项计划申请者不得转为普通计划生录取。 五、其他各项要求未尽事宜请参照浙江大学和我系相关文件规定。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2022年12月
10-20
22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现将我系2023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直接攻博研究生公示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七个工作日,至2022年10月28日止。若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与浙江大学高分子系研究生科王老师联系,联系电话:0571-87953142,联系邮箱:ynwang@zju.edu.cn。所有拟录取的免试研究生请多关注本系系网通知,下个学期将开启调档、体检表寄送等工作,请及时关注。 公示名单:浙大高分子系2023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直接攻博研究生名单.pdf 高分子系研究生科2022年10月20日
10-17
22
普通招考博士生申请需完成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的网上报名缴费以及向院系线下递交材料两个环节才算报名成功。在申请报名前请跟报考导师联系,确定导师招生意向后再报名。 一、线上申请时间:2022年10月15日9:00至2022年11月25日22:00,申请人须在以上时间完成报考信息填写和缴纳报名费,逾期不再补报。具体请见:http://www.grs.zju.edu.cn/yjszs/2022/1014/c28499a2646675/page.htm二、线上材料上传:(1)本科和硕士阶段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教务章);(2)英语成绩证明复印件(成绩应在有效期内,并须加盖所在单位公章);(3)应届生:研究生证扫描件(含注册页);历届生:硕士毕业证或硕士学位证或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扫描件;(4)公开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或者所获专利等研究成果证明材料(均须加盖作者所在单位公章): 以上材料请打包为一个压缩包后,上传报名系统。三、线下递交材料清单:(1)报考申请材料清单(2023年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普通招考博士生报考申请材料清单.doc,须对照材料递交情况自行勾选相应栏目并签名);(2)报考申请表(2023年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普通招考博士生报考申请表.docx,须本人手写签名);(3)本科和硕士阶段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教务章);(4)英语成绩证明复印件(成绩应在有效期内,并须加盖所在单位公章);(5)应届生:研究生证复印件(含注册页);历届生:硕士毕业证或硕士学位证或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复印件;(6)至少两位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专家推荐书.docx,报考方向请写意向导师姓名,须密封,并由专家在信封封口处签名);(7)公开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或者所获专利等研究成果证明材料(均须加盖作者所在单位公章):学术论文:已发表论文首页的复印件,或者已录用论文首页及其录用函;发明专利:发明专利证书复印件,或者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复印件。 线下材料寄送时间:2022年11月20日至2022年12月15日线下材料寄送地址(仅接收顺丰或EMS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高分子大楼一楼系办公室王老师(收) 0571-87953142具体详见招生简章:https://polymer.zju.edu.cn/2022/0926/c38014a2635925/page.htm特别说明:(1)请务必根据清单要求提供申请材料,勿遗漏签名、公章;(2)材料提交后不再退回;(3)请使用顺丰或EMS,其他快递不收;(4)请按时寄送递交材料,邮寄以2022年12月15日之前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四、申报材料审核: 高分子系研究生教学科根据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核准后将考生申请材料提交系博士生研究生招生委员会,确定审核合格名单。审核结果预计将于2023年1月中旬通知考生。 高分子系研究生科2022年10月17日附件:2023导师招生信息表-2022.10.pdf
10-12
22
一、项目背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35年远景目标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为达成这一目标,要求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着重强调要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是“低碳能源”,即要围绕化石能源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高效安全利用、储能与多能互补、智能能源系统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揭示能源物质转化的调控机理,电、光、热、化学、机械等能量间的转换机制,构建多能源互补的能势耦合与梯级利用及智能灵活调控的新方法。目前浙江省正在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围绕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居民生活六大重点领域,开展低碳、脱碳以及负碳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聚焦能源高效开发、节约利用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科技攻关,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制高点。在碳排放重点行业和低碳试点地区,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助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本项目围绕双碳的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面向双碳的高分子新材料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碳利用、储能和能源转化材料和大健康材料等方向的研究,培养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专业人才。二、项目特点围绕双碳目标的国家重大需求、“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拟培养一批具有高分子材料专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专业硕士研究生,并具有在双碳材料技术领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项目依托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葡萄牙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等研究平台,立足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的国际化培养环境,通过高水平的专业实践或交流、海外合作科研等方式实现人才的国际化培养,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建研发实验室、实训基地、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等,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三、项目培养特色1.课程设置:设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聚焦有机高分子材料与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之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聚焦其中的卡脖子问题。与此同时结合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尤其涉及若干行业共性技术难题的若干领域,分析和讨论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产业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程体系主要围绕专业基础课、学科前沿课、实践实训课等类型展开。2.项目实践:实践训练拟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国家级研究平台及重点企业等资源,让学生在实战中科研。包含以下形式:1)论文工作主要结合国重项目,在合作单位参与科研或工程项目、在技术岗位进行锻炼等;2)进入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校外培养基地,结合论文工作进行专业实践;3)进入校企联合实验室进行科研。撰写实践报告,由学校和企业导师组成答辩小组,公开评审。联合培养基地有:1)车用生物燃料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生物源二氧化碳基化学品和新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转化,研究发展完整的生物炼制能源与新材料技术;2)浙江大学高分子系-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实践基地;3)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蒲城陕煤技术研究院工业化示范基地有限公司实践基地等。四、项目合作企业简介构建“双师制”研究生指导教师组合,以企业核心工程技术人员为引导,通过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稳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校企联合培养、校企资源共享、校企共建课程、校企项目合作等为主要载体,构建涵盖先进材料与高端制造技术框架内多领域的综合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已经参与或达成合作意向的企业有:车用生物燃料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蒲城陕煤技术研究院、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中加低碳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碳谷上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长兴德烯科技有限公司等。五、项目研究方向及导师团队简介研究方向一: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导师团队介绍:李寒莹教授现任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常务副系主任,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高分子新物质创制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2009年获美国Cornell大学材料系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Stanford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1年底到浙江大学工作。研究致力于将材料有序化与复合化思想有机融合,面向光电应用,形成“单晶复合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独特研究方向,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研究方向二:石墨烯材料及高效能量转化应用导师团队介绍:高超教授领衔的团队,由4名教师、10多名博后、4名科研助理、15名博士生及19名硕士生,共计50余名成员组成。团队长期从事石墨烯化学与组装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并致力于将高性能、多功能石墨烯宏观组装材料为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贡献科技力量。团队面向二维物质的特性揭示及宏观组装世界科技前沿,开展了氧化石墨烯液晶及可控组装材料的系统研究。发现了氧化石墨烯的多构象及转变等二维分子特性、手性液晶新相态、胶体液晶慢松弛动力学效应及氧化石墨烯纤维的可逆融合与分裂现象,建立了液晶湿法加工可控组装方法学,发明了石墨烯纤维、超轻高弹全碳气凝胶及高柔性高导热膜材料,推进石墨烯纤维为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碳纤维,解决了轻质柔韧热控材料难题,实现了航天关键应用。通过成果转化,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建成全球首条单层氧化石墨烯量产线。高性能、多功能石墨烯宏观组装材料在吸声、吸波、能量转化、储能及光电子器件等方向均大有可为,且切实有大可为。团队在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百余件、国际专利10余件,出版石墨烯著作1本。团队近年承研或完成了基金委重大、重点、优青、杰青及青年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其他标志性项目。成果入选Nature 2011年度图像、“201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及“最轻固态材料”吉尼斯世界纪录。获首届钱宝钧纤维材料青年学者奖、2021年度最佳石墨烯产品创新奖及2021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研究方向三:低碳高分子合成及工业化关键技术导师团队介绍:张兴宏教授领衔的碳一聚合团队由1名教授、1名特聘副研究员、3名博士后、2名科研助理、13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等组成。团队负责人张兴宏,浙江大学教授,2006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曾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贝克曼研究所作访问学者。现任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系主任,浙江省粘接技术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光学学会理事等。长期从事于高分子合成化学研究,致力于把石化工业中的“废气”碳一(C1)化合物,发展为可大规模应用的聚合单体,合成富氧、硫元素的“低碳”高分子。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路线,可为我国“双碳”目标提供新的方案,其中二氧化碳共聚技术进入了产业化生产。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承担香港建滔化工集团、德国巴斯夫和河南天冠等企业委托研究课题多项。在JACS、Nat. Comm.、 Angew. Chem. Int. Ed.、 Prog. Polym. Sci.、 Acc. Chem. Res.、 Chem. Sci.和Macromolecules 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受邀撰写专著5章;主编《Sulfur-containing Polymers: From Synthesis to Functional Materials》(Wiley出版社);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美国授权专利3项。研究方向四:储能电池专用包装材料制备及关键技术导师团队介绍:上官勇刚教授长期从事多相多组分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及流变学理论研究,并围绕通用高分子高性能化、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及橡胶与弹性体功能材料开展了一系列应用研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省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下,针对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调控选择性分布和调控的关键问题,实现了纳米填料在聚合物相界面定向分布的,建立了具有界面定向分布特征的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并实现了材料的功能化;发展了基于不同原理,如基于组分间膨胀系数不匹配或聚合物核壳粒子的热塑性树脂低温增韧理论,突破了聚丙烯材料难以实现低温增韧的技术瓶颈。相关成果先后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本项目拟设计和开发以聚丙烯为主的长寿命储能电池用外壳材料,解决现在储能电池用聚丙烯材料低温冲击性能差、成本高、难黏结等问题,建立长寿命、低温高抗冲储能电池用聚丙烯外壳专用料量产技术。研究方向五:生物医用降解型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导师团队介绍:任科峰教授团队长期从事大健康材料的研究,围绕“生物医用涂层材料的动态设计和功能构筑”开展研究。本项目拟从生物降解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出发,设计开发生物材料表界面修饰和医疗器械表面涂层材料。本项目团队近年来,系统研究了材料界面硬度对内皮细胞行为的影响,依据血管仿生微环境,提出了“新生内皮层的功能表达是保证心血管植介入材料内皮化的关键因素”;建立了一系列生物材料表界面修饰和医疗器械表面涂层材料的新方法,这些研究用于调控材料与生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医疗器械润滑、抗菌、抗凝血、组织相容性等功能,并积极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生物医用装置中,完成制备了多种植介入医疗器械原型器件,完成动物模型验证。团队参与建设了中国-葡萄牙先进材料联合创新中心、中国葡萄牙先进材料“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浙江省心血管介入与再生修复研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主持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创新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标志性项目。团队结合本项目,未来拟进一步加强生物医用材料关键技术的转化研究,联合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附属儿童医院、杭州协和医疗、山东安得医疗等三甲医院和业内龙头企业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六、项目招生人数说明本项目欢迎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工、物理、生物、药学及相关专业同学报考。本项目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23年计划如下,最终以研究生院下达计划数为准。专业名称专业代码领域名称领域代码研究方向名称招生计划材料与化工0856材料工程085601面向双碳的高分子新材料研究5 注:浙江大学高分子系2023年材料与化工类别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2.5年,学费4万元/全程。
09-26
22
浙江大学高分子学科历史悠久,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是我国第一个包含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和聚合反应工程专业的理工结合型系。目前,高分子系由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复合材料和生物医用大分子三个研究所组成,同时建有“教育部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膜与水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葡萄牙先进材料联合创新中心”和“浙江省新型吸附分离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四个平台。设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材料”与“材料与化工”硕士点与博士点。与化学系共设“化学”博士后流动站,与材料系共设“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是浙江大学“化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对浙江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高分子系师资力量丰厚,包括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9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人选、1位首批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高分子系长期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引导和鼓励参与国际前沿科学、国家重大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努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分子设计及可控聚合为基础,以功能高分子微结构与性能关系为主线,以构建和实现特定功能为目标,面向能源信息、人类健康和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国家重大需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展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的研究,在可控催化聚合、微结构与流变学、光电磁功能高分子、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和分离功能高分子等方面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近六十年来,浙江大学高分子学科培养了一大批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门人才,其中包括一位美国总统奖获得者、近二十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近十位国内高校校长和副校长。 一、招生方式(一)直接攻博选拔具有2023年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生的招生方式。(二)硕博连读从本校在读的全日制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三)普通招考1、面向应届硕士生及已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择优遴选全日制博士生。2、面向具有丰富实践成果和经验的在职人员择优遴选非全日制博士生的招生方式。非全日制博士生由高分子系负责招生,学籍在工程师学院,由工程师学院进行培养管理。 二、招生专业(含学制、学习方式)2023年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计划招生专业如下:招生方式专业学位类型学制(年)学习方式直接攻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术5全日制非定向高分子材料学术5全日制非定向硕博连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术5(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合计)全日制非定向高分子材料学术5(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合计)全日制非定向材料与化工专业5(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合计)全日制非定向普通招考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术4全日制非定向高分子材料学术4全日制非定向材料与化工专业4全日制非定向材料与化工专业4非全日制定向 三、各类博士生的申请条件基本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可以申请普通招考博士生;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学术志趣的本校在学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博士生;获得2023年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攻读学术学位博士生;获学士学位8年及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且有丰富实践成果和经验的在职人员可报考非全日制普通招考博士生。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5.有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6.现在读博士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名截止日前需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处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在6月30日前递交离校证明,否则录取资格无效;7.非全日制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者,具体要求详见《浙江大学2023年非全日制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8.我校承担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等教育部各类专项计划申请者除满足1-6外,还须符合教育部相应专项计划的报考要求,相关部门审核通过者才可申请;9.申请者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申请,其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提交认证报告。10、申请者在申请前应确认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不符合申请条件者将不予录取;在学期间或毕业后如发现申请材料、前置学历学位等弄虚作假,相关后果由申请者本人承担。 其他要求:(一)直接攻博1. 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工、物理、生物、药学及相关专业2023年应届本科生;2. 具有较高水平外语能力:英语CET6≥460分,或TOEFL≥80分,或雅思≥5.5;大学英语六级有效期五年,即2018年9月及以后有效;托福及雅思成绩有效期两年,即2021年9月及以后的成绩有效;3. 学业成绩优秀,具有突出科研成果者优先。 (二)硕博连读1. 完成硕士阶段全部课程学习,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平均成绩在本系同级研究生中名列前茅;2.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60,或TOEFL机考≥80,或雅思≥5.5的相应成绩。大学英语六级有效期五年,即2018年3月及以后的成绩有效;托福及雅思成绩有效期两年,即2021年3月及以后的成绩有效;3.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一定的学术成果;4. 攻博专业及课题与硕士阶段的专业及课题密切相关;5. 经本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的考核推荐。 (三)普通招考全日制:1. 具有较高水平外语能力:拥有英语CET6≥460分或TOEFL≥80分或雅思考试≥5.5成绩,大学英语六级有效期五年,即2018年9月及以后有效;托福及雅思成绩有效期两年,即2021年9月及以后的成绩有效;或者2018年9月及以后在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少民计划、对口支援及援疆师资计划等国家专项计划:新大学英语六级426及以上或旧大学英语六级合格及以上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WSK(PETS 5)合格或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2. 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并提供相应的科研成果证明材料。要求至少以独立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考生第二顺序)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篇;或者以第一发明人(或导师第一、考生第二顺序)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共同一作非第一顺序者,如学术成果特别优秀,经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可予以破格。 非全日制:非全日制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者,具体要求详见《浙江大学2023年非全日制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各类博士生申请程序各博士生攻读类别申请者均需完成专用网站系统线上申请及院系线下纸质材料递交。 (一)直接攻博浙江大学推免系统线上申请时间:2022年8月10日至9月15日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线上填报时间:2022年9月23日至2022年9月27日(获得拟录取资格者)研招网报名只须填报学院(系)、专业、方向,不选择报考导师;我系各专业均不区分方向。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线上确认:2022年9月28日通过初审者线上递交材料清单(钉钉平台):1.身份证(及复印件)、学生证;2.加盖院系教务章的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和排名证明;3.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单/托福成绩/雅思成绩单;4、奖励证书及学术成果证明;通过初审者线下寄送材料清单(邮寄):1.两位与申请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推荐信初审通过公布:2022年9月20日左右,详见院系通知复试考核时间:2022年9月26日左右,详见院系通知 (二)硕博连读硕博连读博士生申请者需登录学校研究生管理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并向学院递交线下申请。线上申请时间:2022年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详见学校通知线下申请时间:2022年11月中旬,详见院系通知 线下申请递交材料清单:(1)硕转博连读申请表(硕转博连读申请表.docx);(2)外语成绩证明复印件;(3)两位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书(专家推荐书.docx);(4)科研成果证明件;初审通过公布:2022年11月下旬,详见院系通知复试考核时间:2022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详见院系通知 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的硕博连读生仅能申请秋季入学,与普通招考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学生统一考核录取。 (三)普通招考普通招考博士生申请需完成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的网上报名缴费,以及向院系寄送申请材料。在申请报名前请与意向导师联系,确定导师招生意向后再报名。1、全日制:线上申请时间:2022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详见学校通知。线上报名只须填报学院(系)、专业、方向,不选择报考导师;我系各专业均不区分方向。 线下材料寄送时间:2022年11月20日至2022年12月15日(邮寄以2022年12月15日之前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仅收顺丰或EMS件。),详见院系通知。线下递交材料清单:(1)报考申请材料清单(2023年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普通招考博士生报考申请材料清单.doc,须对照材料递交情况自行勾选相应栏目并签名);(2)报考申请表(2023年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普通招考博士生报考申请表.docx,须本人手写签名);(3)本科和硕士阶段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教务章);(4)英语成绩证明复印件(成绩应在有效期内,并须加盖所在单位公章);(5)应届生:研究生证复印件(含注册页);历届生:硕士毕业证或硕士学位证或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复印件;(6)至少两位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专家推荐书.docx,须密封,并由专家在信封封口处签名);(7)公开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或者所获专利等研究成果证明材料(均须加盖作者所在单位公章):学术论文:已发表论文首页的复印件,或者已录用论文首页及其录用函;发明专利:发明专利证书复印件,或者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复印件。初审通过公布时间及方式:2023年1月15日前网上公布初审通过名单。复试考核时间:2023年1月-5月,详见院系通知。 2、非全日制:线上报名时间:2023年3月上旬,具体报名时间和流程参见《浙江大学2023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第二次报名通知》 线下递交材料时间:2023年5月,详见院系通知。(1)报考登记表(加盖所在单位公章);(2)个人简历;(3)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4)学术或工程实践成果及奖励证明。 五、资格审查和体检院系在申请材料审核前按照申请条件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未通过者不能进入下一阶段考核。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必须于2023年3月31日前递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现在读博士须在6月30日前递交离校证明,否则不予录取。申请者拟录取后须在浙江大学校医院或二甲及以上医院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执行。 六、录取院系根据申请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结果、学术水平综合考核成绩和体检结果等,在2023年招生计划内按照“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报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公示。非定向培养博士生在调档审查合格后,发放录取通知书;定向培养博士生在完成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后,发放录取通知书,申请者与定向单位之间由合同产生的各类责任关系,由申请者本人与单位协商处理,与我校无关。所有申请者的录取资格只在2023年有效,不保留入学资格。各类专项计划申请者不得转为普通计划生录取。 七、学费与奖助学金根据国家有关部委相关规定和浙江省物价部门的核准,我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非全日制定向工程类博士学费标准为15万元/生·全程,其他各专业学费标准为1万元/生·学年。研究生奖助方案可登录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网页查询(网址:http://www.grs.zju.edu.cn/-奖学金和各类资助)。院系特色奖助学金(学校奖助以外的奖助政策)奖学金名称博士生奖励数金额/人SK奖学金210000安吉尔奖学金5(硕博合计)5000贝特利奖学金4(硕博合计)5000福斯特奖学金4(硕博合计)4000建滔奖学金26000金发奖学金110000立昇奖学金4(硕博合计)5000杨士林奖学金25000中天奖学金110000 八、其他高分子系研究生招生工作咨询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王老师 0571-87953142 ynwang@zju.edu.cn 线下材料寄送地址(仅接收顺丰或EMS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高分子大楼一楼系办公室王老师(收) 0571-87953142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2022年9月26日
09-20
22
浙大高分子系关于2023年外校免试研究生招生录取第2号通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2023年外校免试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为做好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学校关于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要求,在本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结合我系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工作办法。 一、浙江大学高分子系2023年外校免试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 李寒莹 楼仁功 副组长: 毛峥伟 廉 洁 成 员: 金 桥 黄小军 吴 刚申诉联系人: 廉 洁申诉联系电话:87951308电子邮箱: 0012346@zju.edu.cn 二、申请条件1、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不予录取。3、鼓励对学术研究兴趣浓厚,具有优秀研究潜质的同学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申请直接攻博的同学应拥有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460分(2018年9月及以后成绩有效),或托福≥80分/ 雅思≥5.5(2021年9月及以后成绩有效)。 三、复试安排1、复试名单:我系各学科组成专家组对申请我系免试生的材料进行审核,现已审核完毕,申请人可进我校免试申请系统查询相应结果:因生源丰富,不再接收志愿(生源)调剂;1) 获得复试资格(初审结果为:同意申请硕士/博士)的同学,请于9月21日16:00点前在浙大推免报名系统中确认是否同意参加复试。2)候补同学(初审结果显示“未审核”)近期请多关注申请系统查询结果,我们将于9月22日18:00以前明确结果。 2、复试形式:复试形式为网络远程复试,具体形式为面试,以“钉钉”软件作为复试平台。统一采用“钉钉”中的“研究生复试管理系统”模块组织进行视频复试。视频将采用“双机位”模式进行。操作指南可供参考:“浙江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视频复试考生须知”(http://www.grs.zju.edu.cn/yjszs/2022/0316/c28479a2507123/page.htm),详细要求将在钉钉群中进一步明确。 3、复试时间:9月26日 4、复试内容:复试分为自我介绍环节及问答两个环节。 自我介绍环节应简述个人基本情况及科研经历,不超过2分钟。问答环节主要考察以下内容:实验技能知识:考察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专业综合知识:有关报考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外语听说能力:专业外语及口语交流。 5、计分方式:复试成绩=专业分(满分50分)+实验分(满分30分)+英语分(满分20分)评分专家不少于5人,去掉一个最高分及一个最低分后取其余分值平均分为复试成绩。 6、录取方式:1、按复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复试成绩同分者,以专业分分项平均得分高者优先,专业分平均得分也相同者,以实验分分项平均得分高者优先);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2、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3、根据教育部推免生工作安排, 9月28日起所有推免生均须在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 (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写报考志愿、接收并确认招生单位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各院系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待录取的申请人发送待录取通知,申请人应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若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则视为放弃,院系有权撤销待录取。4、研究生院对拟录取名单进行公示。 四、特别说明: 1、请参加复试的同学至迟于9月22日下载好“钉钉”程序,并熟悉相关操作。(如钉钉注册手机号与报名手机号不同,请务必立即发送邮件至ynwang@zju.edu.cn告知,并附身份证扫描件或照片佐证)2、复试钉钉群将于9月23日组建,届时请同学们及时关注群内消息通知,了解复试流程,并按时完成各项确认、资料上传等操作。3、复试顺序将随机产生,并于复试前一天告知考生。4、请参加复试的同学准备以下材料:直接在钉钉系统中上传: 1)身份证及学生证照片或扫描件 2)加盖院系教务章或成绩章的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和最新排名证明; 3)申请直博的同学还需提供英语水平成绩单照片或扫描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单(2018年9月以后成绩有效)/托福成绩或雅思成绩单(2021年9月以后成绩有效)直接寄送:参加复试的直博生应于9月26日之前将两封与申请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的专家推荐信(专家推荐书.docx)邮寄至浙大高分子系办公室(顺丰或EMS)。推荐信页内文字可打印,但应有专家亲笔签名。用信封密封推荐信,并请专家在信封封口处签名。寄送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高分子系办公室接收人: 王老师联系电话:0571-87953142 五、其他事项:1.申请人应提供真实、准确的材料。若申请人弄虚作假、违反招生规定、存在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不当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复试资格或录取或入学资格。 2.我校拟录取的推免生应出色完成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业,并按期毕业,拟录取后如出现以下情形之一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1)政审不合格;(2)从考生报名至入学报到之日,受到任何处分;(3)本科最后一学年课程成绩出现不及格记录;(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未达到良及以上(或80分以上);(5)应届毕业时无法获得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 3.我校拟录取的推免生请于2023年3月自行到当地二甲及以上医院体检,并于2023年3月31日前将体检表寄送到浙江大学录取您的院系研究生科。体检不合格取消录取资格。 六、其他:未尽事宜提交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商议决定。本招生工作实施细则最终解释权归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2022年9月20日
08-08
22
高分子系2023年接收外校免试研究生的系统报名时间为2022年8月10日-2022年9月15日, 欢迎广大优秀本科应届生报名,现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如下公告: 一、关于报名 浙江大学关于2023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系统开放的通知:http://www.grs.zju.edu.cn/yjszs/2022/0805/c28498a2608047/page.htm 高分子系报名截止日期: 2022年9月15日 浙大高分子系2023年研究生招生导师名录(点击查看:2023导师招生信息表-2022.7.pdf)推免阶段仅接收学术学位报名(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805Z1高分子材料)。硕士报名后,在生源丰富的情况下,专业不再调剂,请确认意向导师可招生专业后报名。 (参考条件)1、本科期间成绩排名(特指所在学校确定免试推荐名额所依据的成绩排名);2、成绩单;3、申请直博外语要求: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60及以上。 有效期:2018年9月及以后。或TOEFL机考80或雅思5.5。 有效期:2021年9月及以后。4、备注栏:其他重要成果奖励(一作或导师一作已发表或接收的论文,国家级奖励等) (上传材料:以上1-3材料压缩为ZIP文件(不超过10M)后,在网申系统的“成绩单附件”中上传)上传以上材料时请注意:成绩单及成绩排名需加盖学校/院系“成绩校核章”或“本科教学章”(无本科教学专用章,应有教务管理人员签名及加盖院系公章); 请在报名系统中如实填写各项信息,通过初审者请按届时要求提供进一步材料,如材料与报名阶段信息不符,将取消复试资格。 二、其他我系将在报名结束后确定复试名单及复试相关要求,请大家耐心等待。如有其他消息也将及时通过网站更新,谢谢关注!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2022年8月联系方式:王老师0571-87953142;ynwang@zju.edu.cn
06-28
22
非常感谢同学们对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的关注!现将浙大高分子系2022年夏令营活动安排告知如下: 活动一 学系介绍日期:2022年7月6日(周三)上午平台:钉钉群“浙大高分子2022夏令营” 活动安排:08:30-09:00高分子系介绍09:05-09:35生物医用大分子研究所介绍09:40-10:10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所介绍10:15-11:00高分子科学研究所介绍11:05-11:25大健康高分子材料项目制介绍 各课题组介绍(具体安排群内通知)说明:1、所有填写报名问卷的同学均已通过邮件和短信回复,请查收。2、无需自己加群,将根据同学们报名的手机号自动加入钉钉群,请提前注册激活钉钉账号。3、如邮件或短信均未收到回复,请检查相关信息,或电联0571-87953142。 活动二 学术展示时间:2022年7月6日(周三)下午平台:钉钉群“浙大高分子2022夏令营学术展示” 经材料审核,请查看报名系统,展示名单即审核结果为“同意参加”的同学。确定能来参加展示的同学请于7月1日之前在报名系统中确认参加。也欢迎未入选的同学继续关注我系消息。说明:无需自己加群,将根据同学们报名的手机号自动加入钉钉群,请提前注册激活钉钉账号。线上学术展示需准备“双机位”,具体操作指南详见“浙江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视频复试考生须知”(http://www.grs.zju.edu.cn/yjszs/2022/0316/c28479a2507123/page.htm) 活动安排:1、资格确认:7月5日下午,通过钉群视频会议模式进行身份确认和设备调试(双机位),请备好身份证、英语成绩单、成绩排名证明。 2、学术展示:7月6日下午 1:30起,具体分组及面试顺序将在群内通知。学术展示内容:1)PPT自述:3分钟内容包含:自我介绍、科研经历或科研训练的介绍展示时展示人应以英语作自我介绍,采用普通话作科研经历或训练陈述。PPT中的文字不限中、英文。请勿提及意向导师。2)问答环节:7分钟 专业知识(含实验基础技能知识)考核。
05-31
22
根据学校要求,现将我系2022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期为即日起十个工作日。 若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与高分子系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联系,联系电话:0571-87953142,邮箱:ynwang@zju.edu.cn。附件: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2022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报名号学生姓名报考类别录取专业代码录取专业名称录取学习形式就业形式YB2022290077周明普博085600材料与化工非全日制定向YB2022290075郭剑桥普博085600材料与化工非全日制定向YB2022290006王雪龙普博085600材料与化工全日制非定向YB2022290025颜蕊普博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全日制非定向YB2022290050祝晨飞普博085600材料与化工全日制非定向YB2022290011丁学妍普博085600材料与化工全日制非定向YB2022290059陈奕舟普博0805Z1高分子材料全日制非定向YB2022290072郭文琦普博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全日制非定向YB2022290001钱梓钊普博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全日制非定向YB2022290035吴小玲普博0805Z1高分子材料全日制非定向YB2022290023李永灿普博0805Z1高分子材料全日制非定向YB2022290049罗邦悦普博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全日制非定向YB2022290013熊祖平普博0805Z1高分子材料全日制非定向YB2022290005申自求普博0805Z1高分子材料全日制非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