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火热的七月,我们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组踏上红色寻访的道路,追寻先辈们的足迹,感受那与动荡年代形成鲜明对比的坚定信仰。十天时间里,我们先后来到上饶集中营、南昌市八一纪念馆、南昌方志敏烈士陵园、井冈山博物馆。每到一处,我们的内心都会被深深震撼,这种体会若不是亲历现场是无法从书本或者纪录片上能够得到的。
在上饶集中营,我们看到一副副令人触目惊心的刑具。老虎凳,绞索,烙铁这些刑具,金、木、水、火、土、风、站、吞、绞、毒这些刑罚光看都令人头皮发麻,更无法想象这些刑具施加在人身上的痛苦。然而这些,我们的烈士们都挺过来了。我们才更真切地体会到信仰的力量是如此强大,拥有这股力量的革命先辈们是如此伟大。
来到南昌市八一纪念馆,从馆内陈列那锈迹斑斑的武器装备和宏伟有力的雕像我们感受到一股生生不息,烈火燎原般的气势。我们仿佛被它们带回到那个充满革命热血的年代,与壮年时的前辈们一同持枪起义,为解放全中国而奉献自己的一切。随着参观的深入,那些惊心动魄的画面像是刻入了我们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淡去。在参观的途中,我们还偶遇了从首都师范大学专程来到南昌进行社会实践的同学们。我们一起讨论了中国革命历程,畅谈未来细想。并一起在八一纪念馆里合影留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除此之外,组员们还利用参观间隙,向在南昌纪念管理的游客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得到了群众们的积极配合。我们才更加肯定,我们没有忘记,大家都没有忘记先辈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所有中华儿女都记得我们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
方志敏烈士陵园内,一切似乎都是安静祥和的样子。伟大的革命家方志敏同志与他的妻子缪敏同志长眠于此。方志敏同志将短暂而壮烈的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曾任抗日先遣队总司令。不幸被捕入狱后,方志敏同志仍坚贞不屈,在狱中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在他英勇就义后,妻子缪敏一直守身不嫁,用自己一生的追忆和坚守述说这忠贞不渝的故事。凝望着方志敏和缪敏同志两人相依而立的雕塑,我们渐渐明白真正值得回味的爱情或许真的不在于朝朝暮暮,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也不在于其长度,而在于这一生是为了什么而度过。
最后一站,井冈山,这个在中国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地点,沾满了无数革命党人殷红的鲜血的地方。来到井冈山博物馆,我们看到红领巾志愿讲解员在展示物前向我们流利的介绍过往风云,感慨新中国的未来正是把握在我们这年轻一代,纵使科研的道路充满艰辛,纵使未来飘忽不定,纵使感觉就快要到达自己的极限,你我都不会放弃,因为我们承载着无数先烈的期望,因为我们不会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
回来的列车上,许多人都沉默着回忆这几日红色寻访的所见所闻。通过这次红色寻访,大家更深地体会到了现有生活的来之不易,心中多了一份对革命先辈的感恩,同时也感受到自己身上承担的责任。作为年青一代,我们必须继往开来,不畏艰难,为祖国未来而奋斗。
高分子系赴江西省南昌、吉安、井冈山市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团
2014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