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首页
  • 新闻动态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以前
  • 成员信息
    • 教师
    • 博士后
    • 博士生
    • 硕士生
    • 本科生
    • 以前组员
  • 研究方向
    • 自适应性生物材料
    • 组织修复与再生医用高...
    • 梯度生物材料调控细胞...
    • 纳米和胶体微粒及其与...
  • 研究成果
    • 论文
    • 著作
    • 专利
    • 奖励
  • 仪器设备
    • 仪器设备
    • 迷你图书馆
  • 招生招聘
  • 首页
  • 新闻动态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以前
  • 成员信息
    • 教师
    • 博士后
    • 博士生
    • 硕士生
    • 本科生
    • 以前组员
  • 研究方向
    • 自适应性生物材料
    • 组织修复与再生医用高...
    • 梯度生物材料调控细胞...
    • 纳米和胶体微粒及其与...
  • 研究成果
    • 论文
    • 著作
    • 专利
    • 奖励
  • 仪器设备
    • 仪器设备
    • 迷你图书馆
  • 招生招聘

新闻动态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以前

首页  新闻动态  以前
  • 美国匹兹堡大学William R. Wagner教授学术报告会

    2014-11-01

        2014年10月31日晚,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兼McGowan再生医学研究所主任William R. Wagner教授应我系之邀,在高分子大楼228进行了一场生动深入的学术报告。生物医用大分子研究所高长有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我系研究生和本科生纷纷前来聆听学习,现场座无虚席。     在高长有教授简要的介绍和同学们热情的欢迎之后,Wagner教授展开了题为《Regenerative Medicine for People and Economies》的报告。他从匹兹堡大学的创建、McGowan研究所的研究模式、再生医学的发展逐步切入,举例讲述了组织工程材料、人造器官等以及其临床应用,并讲述了再生医学材料的问题和发展。报告中还插入了鲜活的视频,给予同学们更直观真切的感受。报告的结尾,幽默的Wagner教授还提到了万圣节的习俗,分享了他儿子的可爱照片,并在这万圣节前夜给大家送上了祝福。     最后,大家踊跃提问发言,Wagner教授作出了详细严谨的回答。报告会在大家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和深深的敬意中圆满结束。     本次报告使同学们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对再生医学有了更系统和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体现出了我系与国际学者的亲密联系,期待以后更多知名教授前来传授与分享!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消息

    2014-11-11

    最近香港中文大学的张立博士在UK曼彻斯特大学的合作教授(Nanomedicine方向)开始招PhD,提供4年全额奖学金。张立博士是PhD学生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合作导师。研究方向主要是石墨烯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详见链接: http://www.findaphd.com/search/ProjectDetails.aspx?PJID=57196   欢迎优秀的浙大学生(本科或者硕士生都可以)申请。可与张立博士联系。申请截止日11月28日。   张立 Li Zhang,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Room 318, William M.W. Mong Engineering Buildi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NT, Hong Kong SAR, China Email: lizhang.cuhk@gmail.com

  • 吴奇院士学术报告

    2014-11-16

  • 吴奇院士赴我系开展学术讲座

    2014-11-30

        2014年11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学中科院院士吴奇教授在我系做了题为“How to map phase diagrams of polymer solutions”的学术报告,吴奇教授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集合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分子生物之成,设计和执行决定性的实验来回答一些与大分子,生物以及胶体有关的重要问题”。在本次报告中吴奇教授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如何结合微流体和光散射绘制高分子溶液相图,来代替经典教科书中浊度法所测得的并不准确的Flory相图。同时以该工作为切入点,吴奇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其关于研究的看法,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其本质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品判性思维和创建性思维更是研究的关键所在。报告最后,在与老师同学的进一步交流中,吴奇教授给出了“岁寒知松柏,事难识君子”的赠言,希望我们要认清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要以坚定的态度克服科学研究中的困难。

  • 任探琛同学为我组购置便携式显微镜

    2014-12-17

        任探琛同学,2009-2014年在我组攻读博士学位,于今年9月顺利毕业,目前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做博士后。任探琛同学在毕业后仍然心系课题组发展,为实验室购置了一台便携式显微镜,方便同学们的科研工作。该显微镜放大倍数为1-1000倍,配有金属固定架和升降台,可以对发根,皮肤,组织切片进行拍照或扫描。     尽管杭州寒风料峭,冬意渐浓,但任探琛同学的举动为实验室带来了阵阵暖意。祝她在美国一切顺利,学业有成! 图为网上提供蛙卵(左)和蚊子口器(右)实拍图片  

  • 一位已毕业师姐-王美聪的感想

    2014-12-17

    毕业后感想:致在读的师弟师妹们 王美聪      时光荏苒,转眼间离开高老师的课题组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里,虽然没有正式回去拜访高老师、其他几位老师及师弟师妹们,心里却时常记挂着老师和课题组。毕业两年,有一些心里话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和激励。     毕业之后,我亦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开始管理学生。随着时间的增长,心里想的最多的早已不是我终于毕业了,我终于滚蛋了,再没人管我管的那么严了,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每次我苦口婆心的对学生讲些什么的时候,心里想得最多的是开组会讨论问题时高老师的严谨作风和对待大家像对待亲人般的督促,那么我脑海里不自觉的就会要求自己说话要严谨,避免自己胡说八道误导学生。每次天气不好想偷懒不去学校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每次去高楼,不管刮风下雨,寒暑交替,老大的车都已停在楼下的勤奋,所以我不由自主的就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偷懒。当我面对我的学生们的时候,想着现在知名院校就读博士名额竞争激烈,那么这些学生中不知有谁会像我一样幸运才遇上这样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真正想做一些事情的时候,看着各种条件不具备,才发现其实你曾经拥有,只是你没有学会善以利用和珍惜。      最近我一直忙于组建实验室,考虑未来的实验计划和科研走向。那么必须直面的现实状况是:各种条件的不具备,而学校对新进教师的科研论文及进款又有要求,这些时常令我感觉力不从心,压力山大。最近一段时期,我脑海里反映出的最多的反射弧就是在高老师那里读博士的时候,怎么就没有再努力一点,再多做点东西?这么好的条件,怎么就没想着多做些出色的工作?而现在自己想做事了,却又发现条件不具备了,感觉我自己当时真是傻透了。以前老大批评我的时候,我还在想老大你怎么不理解理解我呢,我还得花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带娃呢,于是难免有些怨气和抵触情绪,现在回头想想也真是短视了,老大看着我着急和我现在看有的学生着急是一样的,怒其不争。所以,我想对现在正在读博士,特别是后进组的师弟师妹们说,在课题组开会的时候,老大指出你的问题是对你负责,你心里不要想:在这么多人面前挨批评真没面子。你应该想的是:老大是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才会这样的。老大的课题组真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这么熟了,完全没必要成天把自己那点自尊捧得高高的,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和目标,要明白自己是来取经学习的。还有就是,课题组的条件真的很好,不要像师姐这样,毕业两年了还在时常后悔当时怎么就没善加利用,这样后悔也是没用的,大家要充分珍惜和利用好老大给大家提供的各种机会和优势条件,争取多做些好工作出来。老大这些条件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花费巨大的心血才成就的,衷心希望大家带着感恩的心去学会善待和珍惜。再有,取得好的工作对自己的前途也是有很多很多好处的,比如我们学校科研工作好的人被引进时拿到的安家费就是师姐的好多倍的,真心好多好多倍的。      昨天和老大沟通能否帮我做个PDMS软印章的问题,老大太给力了,今天就请于珊小师妹落实这个事,心里满是感激和感动:感觉虽然我不争气,但是我现在想做点事情了,老大还是很支持我的。所以我相信,正在读博士的师弟师妹们,只要你们勤奋努力向上,真心想做事,想做出好东西来,老大一定会更加支持的。所以,加油吧,师弟师妹们!     寥寥数句,还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情,希望对师弟师妹们是个借鉴,亦是鞭策,与大家共勉!   王美聪,女,汉族,1977年生于吉林省磐石县。1995年考入沈阳化工大学有机化工专业,于1999年、2002年分别获得有机化工学士学位、应用化学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开始在上海开拓者化学研究管理有限公司工作。2008-2012年于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学习,并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目前在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工作。  

  • 祝贺本组硕士毕业生王浡获得斯坦福大学教职

    2014-12-30

        当年来自竺可桢学院的王浡同学选择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并于2004年获得学士学位。其后继续在本课题组学习,并以优异成绩于2006年6月获得材料学硕士学位,是当届硕士生中唯一的中科院奖获得者。他在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获得材料学科博士学位后,研究兴趣逐渐转到生命科学,并继续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博士后研究。目前,他已在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系和发育生物学系获得了教职位置。

  • 课题组师生共度元旦

    2015-01-12

        2015年元旦假期的第二天,随着新年的到来,万物焕新,杭州的天气也一改年末低温大风的面貌而温暖晴朗起来。课题组师生30余人便在这难得的温暖冬日下聚在一起,共庆新年。     早上9点钟,大家在高分子楼230进行了短暂而愉快的课题组基本知识学习。课题组学习采用抽签的模式,大家每人抽一张扑克,老师随机叫号进行课题组七个模块基本知识的讲解。两个小时的基础知识学习增强了大家对于课题组各个方向工作的了解,也让本方向的同学对于自己的方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下午,师生相约青芝坞茶楼打牌,并自己下厨准备丰盛的新年晚餐。下午伴着暖暖的阳光,老师们和同学一起打八十分玩的不亦乐乎,同学们则有的在玩UNO,有的在玩狼人,房间里不时传来欢呼声和掌声,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厨房里的大厨们也都在忙碌着,有洗菜的、切菜的、拌料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毛老师的红烧肉率先登场,浓浓的香味让有的同学忍不住去偷吃了几块;李旭光的西红柿炒鸡蛋看起来虽然西红柿少了点,但是吃起来还是不错的;陈瑛的水煮鱼也很是专业;最亮的当属大厨于珊的可乐鸡翅以及葱油饼,让人纷纷感叹不愧是出国交流过的吃货,葱油饼擀面没有擀面杖,用了啤酒瓶代替。接下来的包饺子的过程,张文晶师姐作为总教头,教大家如何包饺子,虽然包出来的还是各有各的形状,但是完全不能阻挡大家参与的热情,煮饺子过程中更是展现了马老师家庭煮夫的一面。      晚饭时间,大家将一盆盆同学们亲手买来并洗干净的菜端上来煮火锅,席间更有尼泊尔同学亲手做的尼泊尔特色菜肴,以及杜旺手工做的酸奶面包。火锅接近尾声的时候,高老师和同学们玩起了小游戏,既考验大家的反应,也考验大家的记忆,餐桌上笑倒一片,欢乐不断!     火锅结束后同学们又自发玩了桌游,愉快的一天就这么结束了,同学们都意犹未尽。这次元旦活动,课题组学习让大家增长了知识,下午和晚上的活动更让大家见识了老师同学实验之余多才多艺的另一面,让新来的同学感受到了课题组大家庭的温暖。      

  • 朱锦涛教授学术报告因故推迟

    2015-01-20

    各位老师同学:   朱锦涛老师因准备中组部的青年领军人才答辩,不能如期举行学术报告,因此,此次学术报告将暂时取消。请互相告知。   等再次确定朱锦涛老师的来访时间后,学术报告会另行通知。也请老师同学们关注!            

  • 第五届中欧生物材料大会-第二轮通知

    2015-01-27

     

  • 记课题组2014-2015秋冬学期总结活动

    2015-03-04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在2014-2015学年秋冬学期即将结束之际,课题组也迎来了这一学期的学期总结。2015年1月31日上午九点,总结在高分子楼228室正式开始,与会的有高长有老师,马列老师,仝维鋆老师,毛峥伟老师以及全体支部成员。   总结开始,首先由包括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内的三十余位成员依次进行了对这一学期的总结。总结内容不仅包括这学期在实验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与突破性进展,也包括了参加的学术活动,参加的社会实践及切身体会,更有不少生活上的感悟与收获以及对当今社会上一些热门事件的独到见解。最后是对于这一学期工作上的不足与改正、自我反省以及对于下一学期的计划与展望。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同学都意识到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所谓“身体是科研的本钱”,大家都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其在工作生活中带来的好处。期间,高长有老师不时对于报告中的错误与疑点提出疑问,提出批评与指正,给出意见与建议,也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接下来,由课题组的几位老师:毛峥伟老师、仝维鋆老师以及马列老师,对行将结束的这一学期进行了总结。总结主要分为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在教学方面主要是所教授课程、带本科生的SRTP项目以及毕业设计等内容,而科研方面则总结了实验进展、申请的项目、发表的论文以及所获专利等方面。而马老师对于时光一年又一年匆匆的感慨,也让不少同学表示要努力工作科研,定不辜负大好的青春韶光。   最后,由高长有老师进行总结。他首先对大家这一学期在实验室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并感谢大家对实验室的贡献,其次对实验室工作的不足提出了批评与指正,最后对新的一年实验室工作也提出了几点新的要求,并希望大家的工作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总结大会结束后,课题组老师同学们在KTV唱卡拉OK,不少同学展现了绝妙嗓音和完美唱功,引得同学们一阵阵掌声和一次次欢呼。晚上课题组大家庭进行了聚餐,在温暖和睦的氛围中结束了此次的学期总结活动。 文:郑伟伟 / 图:陈昕怡               

  • 本课题组四位研究生顺利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2015-03-11

      2015年3月11日,课题组的胡彬、刘小凡、张盼、李陆艳四位同学顺利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四位同学能够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 3月17日韩国延世大学 In-Seop Lee教授报告会欢迎大家参加

    2015-03-16

  • 3月24日吉林大学吕中元教授学术报告

    2015-03-23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6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0/19 跳转到 

联系我们

电话:+86-0571-87951108
Email:cygao@zju.edu.cn
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86号
地址: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和同苑6幢338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 绍兴研究院 滨江研究院 博慧生物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4 浙江大学组织修复与再生医用高分子材料课题组 技术支持 :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000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