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4日,西班牙国家生物材料中心Sergio Enrique Moya博士受聘浙江大学兼职研究员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高分子楼二楼会议室举行。高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徐志康教授、系党委书记王庆文副教授及高分子系其他师生等出席了受聘仪式。聘任仪式由生物医用大分子研究所的副所长高长有教授主持。 首先,高长有教授向师生们简单介绍了Moya博士的情况,并对Moya博士成为浙江大学的兼职研究员表示欢迎。随后,徐志康教授向Moya博士颁发了浙江大学兼职研究员聘书并为其佩戴浙江大学校徽。最后,Moya博士表达了他此时激动的心情,并希望在今后可以和浙江大学长期合作。 聘任仪式结束后,Moya博士为到场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From soft matter nanofabrication to nanomedicine and safety issues of nanomaterials”的学术报告。他为师生们介绍了聚合物分子刷、胶体微粒的制备、表面修饰及其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药物释放等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师生们的极大兴趣。报告结束后,Moya博士与师生们进行了现场互动,师生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最后,高长有教授对Moya博士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也期待Moya博士为浙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1年3月31日,美国匹兹堡大学William Wagner教授应高长有教授邀请来访。上午在高分子系学术报告厅进行了学术报告。 首先,高长有教授向师生们简单介绍了Wagner教授的作为美国生物材料和人造器官学界领军人才所取得的杰出成就,随后Wagner教授做了题为“Temporary biomaterial supports to interrupt adverse remodeling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的精彩报告。他为师生们介绍了基于聚氨酯和聚异丙基丙烯酰胺的组织工程弹性材料的设计、降解性能调控及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师生们的极大兴趣。报告结束后,Wagner教授与师生们进行了现场互动,师生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下午,Wagner教授听取了高长有教授课题组同学的工作汇报,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最后,高长有教授对Wagner教授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也期待Wagner教授能多来浙大看看,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高长有教授课题组作为国际合作伙伴(Partner)参与的欧盟Marie Curie Actio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taff Exchange Scheme (IRSES,玛丽居里人才交流项目)已经于近期正式启动。项目题目为“Transport studies on polymer based nanodevices and assemblies for delivery and sensing.”。项目将支持为期三年的包括西班牙生物材料中心、德国莱比锡大学、中国浙江大学等在内的多国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互访和学术交流。 作为项目中首位派往中国的研究生,来自西班牙生物材料中心的Jagoba Jon Iturri Ramos同学将在浙江大学高长有教授课题组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访问和实验研究。今年下半年,高长有教授课题组也将派出多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对西班牙生物材料中心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进行为期半年左右的访问,并利用国外合作单位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研究工作。
2011年4月1日下午,高分子系第二届“聚 合”杯拔河比赛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高分子系大楼下举行。 下午两点钟,拔河比赛正式开始。首回合是我们课题组对阵郑强老师课题组。首回合比赛开始的时候,我们组的重量级选手马列老师还没来得及赶回来,为了保证我们能够顺利晋级,本来已经决定参加本科生0802班队伍的仝老师站出来,帮我们赢得了一场极为关键的胜利。 第一盘结束之后,马老师赶回来了。同学们顿时欢呼雀跃,已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马老师的大力协助和同学们的努力之下,我们组一局未失,横扫徐又一老师课题组和仝老师所在的0802支部,顺利地杀进了决赛。 在决赛中,我们课题组对阵陈红征老师课题组。第一局我们毫无压力地胜出,第二局换边之后,由于场地较滑,在开始之后,刘幸同学由于用力过猛滑了一下,本来我们占优的场面瞬间变得胶着。等刘幸站稳之后,大家齐心协力,一举取得了胜利。我们课题组成功卫冕! 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在努力科研的时候加强锻炼,活动、科研共争佳绩!
2011年4月-5月,高分子系开展了第二届球类运动会。此次运动会主要面向高分子系的全体同学和老师,总共有三个大项: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按照时间顺序一一介绍: 羽毛球比赛:4.16日举行。羽毛球并不是我组的强项,但是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我们依然战胜了稀土组,挺进四强。虽然最终没有拿到前三名,不过大家打得都很开心。 篮球比赛:4.23日举行。篮球是报名人数最多的运动,很多本科生也踊跃参加,我队实力增添不少。在刘幸师兄的带领下,我们轻松拿下了对手,顺利取得三分。 乒乓球比赛:5.7日举行。乒乓球的实力大部分课题组都比较平均,所以相对来说打得更加难分难解。我们组在男单和女双的比赛胜出,最终在决胜盘混双比赛中憾负,无缘下一轮。 经历了总共快一个月的时间,球类运动会的三项比赛圆满结束,我们课题组拿到了三等奖。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名次而已,更加重要的是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希望大家多多参加体育运动,在来年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通讯员:姜朋飞
作为欧盟Marie Curie人才交流项目中第二位派往中国的研究人员,来自西班牙生物材料中心的Irantzu Llarena博士将 在浙江大学高长有教授课题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访问和实验研究。她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细胞培养和细胞标记技术。在此之前,该项目派往我组的第一位研究生 Jagoba Jon Iturri Ramos已经完成了在中国两个多月的交流和合作研究返回了西班牙。今年下半年,高长有教授课题组也将派出5位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对西班牙生物材料中心 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进行为期半年左右的访问,并利用国外合作单位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研究工作。目前他们已经接到了国外合作单位的邀请函,正在办理签证事宜。
2011年06月7日,我课题组王志鹏同学顺利通过了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参加答辩的委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王均教授、浙江大学化学系的黄飞鹤教授、胡吉明教授、高分子系孙景志教授、胡巧玲教授以及高长有教授,由王均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王志鹏同学的研究方向为基于疏水作用力的单组份的微胶囊的制备、结构演化及功能化研究,曾作为中德联合培养研究生赴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交流学习两年,读博期间已在ACS Nano,Chemistry of Materials,langmuir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他短短几十分钟的答辩陈述得到了在场的专家和同学的一致好评,在面对答辩委员提问时他更是思路清晰,体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同时在场的专家也给予了他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目前王志鹏博士已经获得了荷兰Nijmegen大学Van Hest教授和Roeland教授(荷兰科学院院士)课题组的博士后位置,希望他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有更好的表现。
2011年8月30日,课题组“2010-2011学年春夏学期总结”在高分子楼228顺利召开。学期总结的内容是每位课题组成员(包括所有的老师和研究 生)对过去的春夏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并用5分钟的时间向大家展示。同时,王秉和吴金丹两位博士做预答辩,对过去几年的博士生涯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 除此之外,应广大研究生的要求,本次总结会还加入了“课题组老师科研经验交流”的成分,会后各位同学都表示受益匪浅。 上午8:30,学期总结会正式开始。首先是研究生同学向大家介绍工作。除了介绍工作之外,本次总结会中很多研究生都加入了自己的科研体会和经验来跟大家分享。接着吴金丹和王秉两位博士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工作,大家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下午14:30,各位老师做自己的学期总结,同时向各位研究生同学,传授自己的科研经验。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尤其是高老师,有针对性的对课题组的发 展进行了阐述,让各位研究生都明白自己的课题在整个课题组中所占的位置。高老师还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科研经历,从“白手起家”至今,课题组经历过很多困难, 但是都走过来了,并且越来越成功,这都得益于高老师出色的领导策略,马老师、仝老师和毛老师的辛勤耕耘,以及各位研究生的不懈努力。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本 课题组肯定会越来越辉煌! 最后,第三届“超勤奖”顺利颁发,总共有11位同学获此殊荣,以表彰他们在过去半年内的辛勤工作。各位老师亲手为同学们颁奖,并和同学们合影留念。
在科技部“中新科学家交流计划”的资助下,来自新西兰皇家农业研究所林肯研究中心的Arun Ghosh博士于2011年9月5日~10月11日在本课题组开展为期5周的访问交流。访问期间,Arun Ghosh 博士将结合本课题组组织工程支架领域的研究基础,探索采用具有新西兰特色的天然生物材料如乳清蛋白、酪蛋白、壳聚糖等为原料,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通过Arun Ghosh博士的访问,进一步增进了本课题组与新西兰青年学者间的交流与友谊,为将来的长期科技合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