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Jean-Marie Lehn教授应邀来访,主讲“求是大讲堂”
编辑: 时间:2025-11-15 访问次数: 15
11月15日下午,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通识课程邀请到了化学界的泰斗级人物——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超分子化学之父”杰马里·莱恩(Jean-Marie Lehn)教授。绍兴研究院院长、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高长有作为主持人进行开场介绍,随后Lehn教授以“化学,向复杂物质迈进”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深入浅出的精彩讲座,引领浙大师生踏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旅程。从宇宙的混沌初开到生命的奇迹诞生,从微观的分子构造推进至科技的最前沿,层层深入,每一篇章都充满了智慧与启迪。

主讲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超分子化学之父”Jean-Marie Lehn教授

主持人:绍兴研究院院长、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高长有
化学与宇宙:从大爆炸到生命的诞生
讲座伊始,Jean-Marie Lehn教授从宇宙大爆炸谈起,循序渐进地阐述了宇宙物质如何从简单粒子、原子演化为复杂的分子,最终孕育出生命与思维的奇迹。他指出:“化学是连接‘为什么’与‘怎么做’的桥梁。通过化学,我们能够揭示宇宙如何从无生命的物质演化出具有思维的生命。” 他强调,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三者交织成网,紧密合作,共同揭示物质如何从混沌走向有序,最终孕育出生命与意识的辉煌篇章,化学作为其中的核心纽带,其独特作用不言而喻。
化学的历史与分子结构的突破
Jean-Marie Lehn教授回顾了化学的漫长历程,特别提到门捷列夫提出的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发展中的里程碑,它不仅奠定了物质的分类体系,更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提供了强大工具,揭示了宇宙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过程。他进一步指出,1828年尿素合成的突破,标志着有机化学新时代的开启。此外,他还深入探讨了分子化学与超分子化学的前沿进展,强调:“超分子化学使我们能够从单一的分子结构跃升到更为复杂的分子组装体,这不仅是科学的飞跃,更是我们理解生命机制的关键。”
分子识别与自组装:化学中的生命力与智能
Jean-Marie Lehn教授通过生命体中癌细胞和杀伤细胞的识别作用,引入了“分子识别”的概念,他形象地将其比作分子之间的“社交互动”。他解释道,分子识别不仅仅是分子间的简单作用,它依赖于信息的筛选和交互作用的精确匹配,正如钥匙与锁之间的完美契合。这一超分子作用在药物研发、基因治疗及生物材料的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堪称化学的“智慧”。他还详细讲解了自组装和适应系统在化学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了病毒和人工系统如何通过自我组织、适应环境变化。“自组装是生命的本质,它使得分子能够以一种精巧而高效的方式自我组织,并迅速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Jean-Marie Lehn教授的话语道出了生命与物质自我塑造的无穷魅力。
人工智能与科学的哲学反思
讲座的最后,Jean-Marie Lehn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亲切而深入的交流,在面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时,他耐心细致地解答,逐一剖析。Jean-Marie Lehn教授与同学们就人工智能在化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他特别提到了AI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重大突破,指出:“人工智能可以处理人类难以掌控的大量数据,这将彻底改变化学研究的面貌。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AI的预测是基于我们对物质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且其结论必须经过严格的方法论验证。”Jean-Marie Lehn教授还展望了AI在新材料设计、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巨大潜力,指出这一技术将为化学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推动科学向未知的领域不断进步。